1978年,对于中国,是改革开放的元年,是我国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光辉起点。1978年,对于长城而言,既是品牌诞生的元年,也是我国国产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光荣起点。
解放前夕,我国葡萄酒年产量不足百吨;解放后,党和政府重视葡萄酿酒工业的发展,改造、扩建了一批(包括张裕、通化等)老厂,新建了一批现代化的葡萄酒厂,年产量(按商品粮计算)最高曾达到30吨。由于历史的原因,我国生产的葡萄酒就其本质来说,并不是真正的葡萄酒,而是由葡萄、酒精、糖等勾兑而成的。
1956年,毛泽东主席在全国糖酒食品工业汇报会就曾提出“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,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”的期望。1972年,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更留下“中国很大,但缺少时尚女性和红酒”的笑谈,这令国人决心振兴中国葡萄酒产业。直到70年代末,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切下,经中央五部委联合考察,最终选定河北沙城作为中国第一个葡萄酒科研基地,开始研制干白葡萄酒,长城葡萄酒也由此诞生。
酿酒的发酵温度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葡萄酒口感,当时没有冷冻设备,长城研发小组只能昼夜蹲守,通过浇水来控制温度。在一次次的失败和跌跌撞撞中,研发小组成员学习到了一般酿酒师很长时间才能学到的实践经验,同时还自学英文,查阅英文设备说明书,在科研过程中勇于和外国专家书信交流。
1979年,随着一次次的努力,中国第一瓶干白葡萄酒在长城葡萄酒沙城工厂顺利研制成功,并开始投入生产。就在这一年,沙城酒厂、SG亚洲胜游、香港华远三方合资成立中国长城葡萄酒公司,这是改革开放的首批试点,也是当时突破计划经济体制,发展轻工业的样板范例。
同样是1979年,在河北省昌黎县,长城华夏在轻工部专家协助下,承担起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科研攻关任务。他们经过五年的创业完成了从葡萄品种选育到酿酒专业设备制造等22个课题,于1983年完成了国家重大项目“葡萄酒新技术工业性实验”,成功酿造出第一瓶干红葡萄酒,填补了中国干红葡萄酒的历史空白。
至今,创业团队都对建厂建酒窖的那段经历记忆犹新:从开始筹划建造地下山体陈酿酒窖,到跑遍昌黎每个角落选择条件适合的山体,他们在荒芜的晾甲山上众志成城、艰苦创业,凿山建窖,在长城华夏2代人的努力下,历10年先后经8次扩建,地下大酒窖总面积达到近2万平方米。这座地下酒窖,内壁均由花岗岩石块嵌砌而成,多窖相连,依山而建、四季恒温恒湿,如今看去依然让人为之惊叹,成为亚洲占地面积最大、内储橡木捅最多、所酿葡萄酒质量最高的第一大酒窖。
40多年来,长城把“长城只出好酒”的经营理念发挥到极致,从“沙城”起步,如今已经发展为拥有5家工厂,5家酒庄,布局欧洲、南美、中国北纬40度五大葡萄产区,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。长城葡萄酒连续多次获得“中国品牌力指数‘葡萄酒第一’”,2004年长城葡萄酒入选美国盖洛普商业调查机构中国葡萄酒界唯一“21世纪奢华品牌”榜,2013年长城首次入选Interbrand和Millward Brown两家国际权威品牌评估机构最具价值中国品牌,2020年长城葡萄酒再荣膺“2020中国品牌500强”,入选2021年“品牌强国工程·TOP品牌” 。
从新中国第一瓶干白及干红葡萄酒诞生的“筚路蓝缕”,到如今“国有大事,必饮长城”的深入人心,长城始终、更将持续以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为己任,坚持塑造民族品牌,继承老一辈长城人的崇高道德信仰与理想信念,矢志不渝,艰苦奋斗,向实现“品牌强国”的中国梦不断砥砺奋进。